U小说 > 滴血的雄鹰 > 第三章 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

第三章 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


  俄联邦安全局是目前俄国战斗力最强和最精锐的安全机构,在其属下,有一支闻名遐迩的特种反恐怖突击队,这就是战功显赫的“阿尔法小组”。阿尔法小组的每一名战士都身怀绝技。他们人人都能连续做200个俯卧撑;对于毫不熟悉的文章只要过目一遍,就起码能记住头两页;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无论汽车、坦克、飞机和轮船,他们都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当然,他们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自我标榜,他们根本无意扮演超人。这一切是因为他们的肩上承担着沉重的职责和任务——打击恐怖主义。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称得上最严重的社会威胁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谓元处不见恐怖主义肆虐的痕迹。有人把这股恐怖主义狂潮称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有人惊呼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最早的恐怖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邪古罗马时代,但恐怖主义真正形成并超越国家范围还是二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恐怖主义更是猖獗一时:绑架暗杀、扣押人质、劫持飞机、炸弹爆炸,全世界几乎日无安宁。

  当时,恐怖主义也开始威胁到苏联。1973年,一架稚克一40型客机在弗努科沃机场遭到4名武装歹徒劫持,机上旅客全部被绑架而沦为人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和内务部联手采取紧急行动才解救了人质,这一事件在苏联国内造成了震荡,人们精神紧张,从而也引起了苏联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其时,苏联正在全力准备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为预防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运动员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绑架后惨遭杀害的一幕再次发生,同时应付苏联国内已经出现的恐怖主义苗头,尽快建立一支受过良好职业训练、并可在国内外随时随地用于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部队问题,被迅速提上了苏联领导人的议事日程。

  1974年7月14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下达命令,在克格勃系统内组建一支专门的特种小分队,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这支反恐怖突击队最初被定名为a小组,它就是通常所称的“阿尔法小组”的前身。组建之初,阿尔法小组就已身负重任,因此,该小组对入选的成员可谓“万里挑一”。阿尔法小组首批成员不超过30人,他们全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青年军官,并且全都是通过了严格考试后才得以脐身于这支最精锐的特种突击队。

  阿尔法小组的成员都配备有马卡洛夫式手枪、微型冲锋枪、多用匕首等全套特种作战装具。为了有效地控制各种局面,阿尔法小组还配备了各种特殊的反恐怖兵器,如特制的手榴弹和特种杀伤武器等。另外,为了保证各种反恐怖战斗任务的完成,阿尔法小组的成员在专业上也进行了全面的分工:百发百中的狙击手、翻江倒海的战斗蛙人、胆大心细的爆破专家、迅速敏捷的无线电报务员等等。

  为了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配有一部通讯设备,从最初的对讲机,到今日的大哥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从收到作战命令到装备齐全,直至登机出发,最多只需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而且,20年如一日,长年累月,阿尔法小组时刻都有一个作战分队处于整装待发的战斗值勤状态。

  阿尔法小组在挑选成员时条件近乎苛刻,他们必须符合空降兵的身体条件,年龄大多限制在25到27岁之间,因为这时期他们已经思想成熟,而且身强力壮。最主要的是,阿尔法小组的成员70畅以上都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特种突击队员们多数来自著名的梁赞高等空降指挥学院。莫斯科高等诸兵种合成指挥学院和边防军所属的两所军事学院。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现在入选阿尔法小组的标准稍有放宽:任何身体健康、心理稳定、年龄在22~27岁之间、服过兵役的小伙子均可提出入队申请。如果申请人符合所有候选要求,他就有机会参加专门的考试。但是,能够最终入选阿尔法小组的只能是申请者中的校校者。

  对于阿尔法小组成员的要求是,他们不应只是机器,而应成为知识型的人才,能够在严峻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分析情况,提出自己的预测,作出恰如其份的决策。因此,在挑>选成员时,阿尔法小组要对申请者的个性。测试和面谈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正确地评估申请者的智力水平。

  性格怪解的申请者根本无望人选阿尔法小组,由于反恐怖特种作战行动所处的独特环境,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彼此之间都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同事。这不仅关系着他自己的个人生命安危,而且关系到整个特种作战任务能否完成。

  入选阿尔法小组只是第一步。随后,每一位人选者都必须接受极其严酷的训练。阿尔法小组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训练方法,并且大量惜鉴了国外特种部队训练的成功经验。以在制服恐怖分子时常用的近距格斗为例,阿尔法小组在进行近距搏斗训练时,就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最有效的方法,目的就是训练队员们善于在空间非常狭小的情况下仍能同武装分子进行肉搏战。

  对于阿尔法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而言,射击则是“小莱一碟”!这是他们赖以存身的基本功和拿手戏,当然也是日常训练的重头项目,谁都清楚,“百步穿杨”的枪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此外,他们还必须学会在行进的坦克间穿行和进行空降训练。

  这一切的训练,目的除了帮助每一位成员具备基本的战斗素质外,还有另一项重要的宗旨,这就是培养小组成员为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训练中,阿尔法小组还刻意培养每一位成员独立行动的能力,这就是阿尔法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以必要的方式去独立完成所受领的艰巨任务。阿尔法小组每月都要对其成员进行一次检查,对他们的能力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如果未能达到训练要求,则难以逃脱被除名的厄运。当然,对于每一位人选者来说,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他们全都明白自己肩负的重担,以及每一滴汗水与未来流血牺牲的联系。

  35年前的今天,1974年7月29日,时任苏联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的一纸命令,宣告了这支享誉全球的特种部队的成立,它当时的名称是a小组,记者们习惯称之为“阿尔法”。

  “阿尔法”直接听命于克格勃主席,执行反恐、反颠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指令。35年来,它南征北战,数百次任务无一失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1979年攻占阿富汗领导人阿明官邸一役,为“阿尔法”赢得了全球的喝彩。

  1993年,也正是由于“阿尔法”领导人的审时度势、谨慎作为,才避免国家滑入内战泥潭。

  2004年,车臣匪徒劫持杜布罗夫卡剧院观众,2006年,恐怖分子在别斯兰将上千学生俘为人质,解救百姓、立下奇功的仍是“阿尔法”。

  让我们借助曾两度出任这支传奇部队指挥官的扎伊采夫少将的回忆,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针对以色列运动员的暗杀,以及1973年的莫斯科劫机案,令苏联领导人下决心成立一支反恐特种部队。成立之初,其成员仅有30人,到90年代时,官兵人数已突破500,并在若干城市成立了分支机构,武器配备及战术都有了本质的飞跃。

  尽管战功赫赫,但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部队多年来在高加索地区的剿匪行动,这在以前鲜有报道。1988年12月1日,“阿尔法”接到命令,要解救奥尔忠尼启泽市的32名小学生。我们的压力相当大,时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利加乔夫亲自打电话过问,希望所有人质能够毫发未损地救出。我们只能让恐怖分子驾机离开,随后紧追过去,将他们一网打尽,绳之以法。1993年,4名匪徒将顿河罗斯托夫的一班学生扣为人质,战士们经过努力,终于化险为夷。

  “阿尔法”中所有的战士都受过嘉奖,每人都有五六枚勋章。每次行动,“阿尔法”人员都是用生命去冒险,两名战士获得过苏联英雄称号[]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滴血的雄鹰txt全集下载。滴血的雄鹰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72/72916/3739822.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