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仙凡女神悠悠飞 > 第1229章 感受幸福

第1229章 感受幸福


  第1229章幸福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也是一种爱,幸福像花儿一样有人呵护,每个人的幸福都可以是不同的,无固定模式可寻。因此,我们希望这本书给您的不是个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希望透过这扇“幸福之门”去寻找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幸福概念编辑本段

  我们深知“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而不是每天醒来就要奔跑的狮子、也不是每天醒来就是奔命的羚羊。

  其实生活中的幸福很简单,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小小的一些小事,家人能在一起吃饭是幸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就是幸福。每个人身边都有幸福,只是还没有去发现。

  幸福有时候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会让一个人一直痴迷于此,幸福就是满足,幸福就是知足!一个人只有主动去找寻幸福,才会得到它。

  中西哲学家对【幸福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精神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个人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全体的快乐为幸福】的感觉。

  分述如下:幸福是一种美好的真言

  一、西方哲学家

  (1)德谟克利塔斯(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年)主张:【人生的意义应以快乐为主,所以人该尽量愉快,摈除痛苦。】并说:【幸福与否,乃灵魂之事,幸福不在于众多的家畜与黄金,而在于神明的灵魂上。】因此,德氏被称为精神的幸福主义者。

  (2)苏格拉底(socrates,前470~399)主张:【善就是知,知就是德,德就是福。】因此,苏氏主张:【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

  (3)柏拉图(plato,前427~347)主张:人生的目的是止于【至善】(summumbonum),其方式是【修德即善】,修德是修养人的【智、义、勇、节】四枢德;行善是人行【中庸】之道,最后人的灵魂可以解脱以达到【至善】之境,如此,才是真正的幸福人。

  二、中国哲学家

  中国哲学家被称为【以快乐为幸福】主义者,有杨朱与墨子。

  (1)杨朱(前440~360)主张:【人生的幸福是追求个人的快乐。】如他所言:【人之生也奚为哉?为美厚尔!为声色耳!】又说:【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并言:【损一毫利太下,不与也。】因此,杨朱被称为【极端的个人纵欲主义】。

  (2)墨子(约前468~376,或479~381)主张:【兼爱说】,以人生的目的是谋取大众的安宁幸福,如其所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若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因此,墨子被称为唯众的幸福主义。

  幸福定义编辑本段

  传统幸福定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

  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

  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幸福是人们内心的感受

  马克思定义幸福

  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21世纪幸福的定义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国总理***2010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两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这句话赢得全场代表委员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温总理的这项表述也在政府及社会各界机构层面引发了广泛反响,对“幸福”的关注和聚焦,成为新的时代发展目标。gnh是grossnationalhappiness的缩写,译作“国民幸福总值”。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数,比国民生产总值更具全面,并注重精神上的感受。这个术语由前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于1972年提出。他的对于这个术语的解释是建立一个能够为不丹基于佛教精神价值观的特殊文化而服务的经济环境。但这个概念和大部分道德上的目标一样,容易陈述而难以定义。

  虽然如此,它成为这个国家五年计划和其它与经济和发展相关计划的一个统一的愿景。按照传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会成为一个国家最后的目标。而gnh的理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真正发展是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的,并且相互影响。gnh四大基本元素是平等稳固的社会经济建设;文化价值的保护和发扬;自然环境的保护和高效管理制度的建立。gnh通常和真实发展指标(genuineprogressindicator,简称gpi)一起讨论,后者是将生活质量和快乐量化。这两个量化指标,如生活指标,是主观的指标,比客观指标消费更重要。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用一种新的方法昨日重现法来度量gnh。这种方法要求人们回想在最近的一天自己做过些什么以及当时的感受,将它写在一个简短的日记里。

  感受幸福编辑本段

  一、美好分为事物本身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1.事物本身的美好:

  (1)例如:公园是美好的。

  (2)例如:夕阳是美好的。

  2.生活的美好:

  (1)爱与被爱。(最根本)

  (2)安全感。(最根本)

  (3)生活和谐、温暖。

  (4)生活简单、方便。

  (5)生活舒适。

  (6)忧虑的事情少,心情愉快。

  (7)操心的事情少,心情轻松。

  (8)满足感。

  (9)对比。

  二、生活的美好和事物本身的美好是相互影响的。

  1.如果生活不美好,对事物本身的美好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

  例如:中秋节在院子里赏月,感觉月亮是美好的,而夜晚在森林里迷路了,就感觉月亮不是美好的,而是凄冷的。

  2.如果事物本身不美好,生活的美好就会受到限制。

  例如:荒山野岭的生活不如繁华城市的生活。

  三、具体解释

  1.对比:

  (1)和生前做对比:

  童年时,刚来到这个世上没多久,所以潜意识里拿自己和出生前什么都没有的状况做对比,所以感觉一切都是新奇的,生活处处是美好的。成年时,这种对比变了,潜意识里和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做对比,所以感觉生活没有以前美好了。

  (2)和死后做对比:

  人生短暂,死了以后,人生的爱与被爱和美好都没有了,要珍惜短暂的人生、短暂的爱与被爱、短暂的美好。

  (3)和其它动物做对比来看人类社会:

  不是所有生命生下来都有机会做人,人类只占地球上所有生命很少的一部分,要体会生而为人的幸运。

  2.安全感:

  (1)情感的安全感: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并且彼此深爱。

  (2)身体的安全感:不要得病,不要伤残。

  (3)社会关系的安全感:不得罪人,不被人伤害。

  (4)法律的安全感:不犯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5)收入的安全感:收入满足普通生活,收入稳定。

  (6)福利的安全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7)房子的安全感:在工作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

  (8)生活环境的安全感:生活环境里,有超市、市场、商店、医院、公安局、公交车站等生活的配套机构,并且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空气质量好。

  3.和谐与温暖:

  (1)和谐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事物之间融洽相处,没有矛盾或者矛盾的程度很低。

  例如:公司里,同事之间不要勾心斗角,就是和谐。

  第二个意思是事物之间的补充和完善。

  例如:居民生活需要社区,但是只有社区,居民的生活还不能达到和谐,社区周围还需要有商店、超市、学校、医院、警察局等。

  (2)温暖是对立的事物之间的转变。

  例如:累的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就是温暖。饿了的时候,有顿美餐吃就是温暖,累了的时候,睡一觉就是温暖。[]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仙凡女神悠悠飞txt全集下载。仙凡女神悠悠飞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500/2525335.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