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仙凡女神悠悠飞 > 第907章 抗日战争 四

第907章 抗日战争 四


  第907章抗日战争(四)

  滇西缅北战役

  汉铁路,将“大陆交通线”完全打通。这场战争尽管达到了日军的作战的企图。可是,日本人无力去维护“大陆交通线”的畅通,并且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为中国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豫湘桂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发动了滇西缅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日本战败

  1945年2月4日~1945年2月11日,英、美、苏三国首脑(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外****),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2月以后,虽然日本军阀在豫湘

  雅尔塔协定

  桂会战后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来自于内地的美国空军的攻击,加之太平洋战场已日益吃紧,盟军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于是为了消灭美军在中国的飞机场以维持大陆交通线的通畅并早日结束中日战争,以集中全力于本土防卫,1945年3月起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在湖南,日军以空军基地芷江为目标,于4月向湖南西部发动攻击,但是在中国军队抵抗之下,日军遭受大挫败而退回原阵地。之后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向广西地区发动反攻,于5月27日收复南宁,8月收复广西全境。此外,国民革命军原本预定于8月收复广州以打通中国对外运输要道,因为日本投降而未实行。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

  八月风暴行动

  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由于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试验成功,前任总统罗斯福已于4月12日病逝,新任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的参战并不抱太大兴趣,所以未邀请苏联协商或署名,造成苏联颇为不满。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塔协定》,在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于1945年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部署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苏联红军投入到远东战场则多达150万人,双方的装备也相差悬殊,苏联红军横扫日本关东军。

  在此时,中国内部开

  日本向中国投降仪式

  始有人感觉到抗日战争终结之日即将到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国民党方面在美军空运、海运帮助下,迅速占领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产党军队则接收经营许久的中小城市、乡村地区,并收复了张家口,而且八路军、新四军因为长期敌后抗战的缘故,控制了大量铁路干线,增加了远在西南方面对敌正方的国民党军队接收日占领区的难度,为日后解放战争埋下了伏笔。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

  日本向中国战区投降图

  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1945年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12]

  (油画)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的受降仪式

  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在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大礼堂)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盟国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表示接受日军投降并缴获出他的随身佩刀,表示了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仪式结束后,何应钦发表讲话:“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十四年抗战的结果。中国将走上和平建设大道,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3]

  3战后结果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八年抗战,日本方面315,861人阵亡,502,213人受伤,不包含大量依附日军的中国部队,伪军等。[14]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次。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15];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海军舰艇全部损失[16]、损失战机2468架。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主要在日军后方及日占区进行游击战。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共作战125165次,毙伤日军52万0463人、伪军49万0130人,俘虏日军6213人、伪军51万2933人,日军投诚746人、伪军反正18万3632人。击落飞机约42架,缴获长短枪68万2831支、轻重机枪1万1895挺、各种炮1852门[17](国际社会认为很夸大)。《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一千四百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18],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4主要特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

  1、全国共同抗战;

  2、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4]

  5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11-7].

  2.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强盛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网易[引用日期2013-12-18].

  3.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和蒋介石.凤凰历史[引用日期2013-11-7].

  4.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发.新民网[引用日期2013-11-7].

  5.侵华间谍头目:土肥原贤二.搜狐网[引用日期2013-11-7].

  6.《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四期p19

  7.孟庆宇.抗日名将唐淮源遗骸迁葬记[j].文史精华.2009年第1期

  8.刘志兆.早陨的将星——记寸性奇将军[j].纵横.1996年第01期

  9.关建平.抗日名将武士敏[j].党史博采.1995年05期

  10.王忙有.誓扫倭奴不顾身[j].黄埔.2004年第02期

  11.对日宣战布告.百度百科.2013-12-13[引用日期2013-12-22].

  12.日本战败后中国军事接收台湾的全过程.腾讯新闻[引用日期2013-11-7].

  13.背景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网易[引用日期2012-08-31].

  14.刘德军主编.《抗日战争研究述评》.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488页.

  15.迟景德.中国对日抗战损失调查史述.台北县:国史馆.1987

  16.何应钦.八年抗战与台湾光复.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17.《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中国抗日战争史”

  18.《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解放军出版社

  19.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中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564-571页.[]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仙凡女神悠悠飞txt全集下载。仙凡女神悠悠飞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500/2524981.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