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仙凡女神悠悠飞 > 第887章 伟大的毛泽东可爱可敬

第887章 伟大的毛泽东可爱可敬


  第887章伟大的毛泽东可爱可敬

  两个月后,一份来自张家村乡的调查报告,放到了毛泽东的案头上。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说:1941年,张家村乡的负担,尽管比革命前的1934年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从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政府征收公粮数额的增加,群众的负担又逐年加重。1938年,征收公粮1万石;1939年,征收公粮5万石;1940年,征收公粮9万石;1941年,征收公粮21万石??看毕这份调查报告,毛泽东又找来几份自然灾害的报告。那上面有保安遭受雹灾的情况,有延安等地遭受瘟疫的情况。报告中说,仅盘龙一区,就有五万多人因瘟疫而丧生。望着这两份报告,毛泽东心事重重,一个劲地抽着烟。他知道,照这样下去,人民是难以生活下去的,共产党和红军也会失掉人心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摆在了毛泽东的面前,需要他作出果断的处理,提出解决的办法。经过久久的思考,毛泽东宽广的额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叫来一个通讯员吩咐说:“你立刻到延安去,让西北局和延安留守处的负责人明天来这里见我。”“是。”通讯员敬一个礼,转身就走了。第二天凌晨,西北局负责人高岗、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八路军留守处负责人肖劲光等同志急如星火骑马来到枣园。他们走进毛泽东住的窑洞,发现炉子上放着几个烤芋头,心里都不是滋味。毛泽东脸色阴沉地坐在办公桌旁,招呼大家坐下后,便把那份来自张家村乡的关于农民负担的调查报告和枪毙伍兰花的报告丢到大家面前,然后语气沉重地说:“这个请你们看看。看我们是来陕北干什么的!”几个人匆匆地把两份材料传阅一遍。他们一个个屏声敛息,谁也不说一句话,不时偷偷看一眼毛泽东。窑洞里的空气变得凝重而沉闷,静得连每个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一口,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说:“不错,我们到这里是来革命的??”他又陷入了沉思,再不说什么了。又过了好一阵,他才接着说:“现在,日本军队、国民党顽固派要困死、饿死我们。怎么办?”他用目光巡视大家一圈,见没有人说话,就接着说:“我们死了不要紧,总会有人站出来革命的。但人民死了谁来革命呢!”在座的几位负责同志已听出了毛泽东召他们来枣园的意思了,不由赞许地点点头,表示同意毛泽东的看法。毛泽东又猛抽一口烟,提高声音说:“我说有三个办法:第一是革命革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愿解散,又没有办法,大家一起等着饿死。”说到此,他喉咙硬咽,声音发抖,稍稍停一下接着说:“第三嘛,那就是靠我们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说到这里。他把手一挥,像指挥千军万马前进一样。高岗、林伯渠、肖劲光等同志都认为毛泽东提出的意见很好,很有价值。他们认为,只要按毛泽东提出的第三种办法去做,眼前的困难一定可以克服,人民群众的负担也可以大大减轻。交换意见后、他们不愿过多地耽误毛泽东的时间,就告辞而去了。此后不久,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向边区党、政、军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要求人人参加生产,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发生在1942年那场震撼世界的“大生产运动”,便由此诞生了。两年后的一天,一位干部要到基层去搞调研,临行前向毛泽东请示,问还有什么指示。毛泽东突然想起了他替伍兰花翻案的事来,就吩咐说:“你路过傻村,去看看那位要让雷打死我的伍兰花。看她现在的生活好了没有,还让不让雷把我打死呀!”这位干部几个月后回来,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没有忘记临行前毛泽东的吩咐,专门汇报了伍兰花一家的情况,然后说:“伍兰花一家现在的日子好多了,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政府免了她家的一切税,还有意照顾她,派了互助组,帮她种地。她呀,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逢人就说毛主席是神,还说毛主席就是让雷打,也是打不死的!”此时,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反攻阶段,八路军有了很大的发展,各个战场打胜仗的消息频频传来;经过“大生产运动”,共产党、八路军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变得丰衣足食,形势一派大好!毛泽东站在延安的黄土坡上,听了这位干部转述伍兰花的话,不禁放声大笑起来。他笑得那样爽朗,他笑得那样开心????在不厌其详地引述了这个感人至深、引人泪下的故事之后,再联系当今我们社会和党内生活的实际,加以对照,就已经无须我再在这里说三道四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因生活陷入困境,表达了自己的强烈的不满情绪,甚至骂了毛泽东,而遭到了追究,甚至发生了被“处决”的极大危险。可是,毛泽东同志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不仅亲自把她请到自己家中,和这位善良的农家妇女亲切谈话,倾听她的不同的意见,向她了解民心、民意、民情、民困,而且接下来还专门就此认真组织进行了周密的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最后不但为这个农家妇女平了反,肯定了“她是好人,敢讲真话,是为我们提意见的好同志”。而且因此产生了减轻农民负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从延安扩展到当时的各个解放区,由此才度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这不是特别令人深思和深省吗?由听取一个最普通农家劳动妇女的声音,导致了抗日最困难阶段十分重大的战略决策,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是一个闻所未闻、罕见的历史创举吧?联系到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发生的某些人所共见、匪夷所思的现象,两相对照,就更是不能不使人感慨万端的了!在当前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多倾听一下劳苦大众、普通共产党党员的声音,包括某些不同的声音,是不是更具有十分现实的重大意义呢?不是讲“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吗?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与时俱进”地进行一点认真的反思呢?

  名人故事--毛泽东借书1909年秋,毛泽东16岁,从韶山考入了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同校有个同学叫萧三,比毛泽东小3岁,从小勤奋好学,成绩较好。两人在一起学习,时有往来。一次,毛泽东得知萧三有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是专写华盛顿、林肯、拿破伦和彼得大帝等名人的,毛泽东很想读一读,便前往借阅。萧三出身富裕,又是本地籍人,当时虽然和毛泽东有些交往,但对毛泽东还不甚了解。他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瞧不起这位外地来的“乡巴佬”。当毛泽东找到他时,萧三却说:“书倒是有一本,但我有三种人不借。”毛泽东谦恭地说:“小弟愿意领教,哪三种人?”萧三一本正经地说:“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三嘛,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毛泽东微微一笑,说:“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阅书心切,请仁兄出一联如何?”萧三见毛泽东借书心切,说道:“我这本书里讲的可是英雄豪杰呀!你听着,上联是这样的:目旁是贵;聩眼不会识贵人。快对吧!”毛泽东路一沉吟,从容答道:“我就冒昧对了联,并将此联赠与仁兄: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萧三听罢,满脸羞得通红,低头说道:“请恕小弟无礼,贤兄人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说完,立即双手捧书递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双手接书,连声道谢,两人握手大笑。从此,毛泽东和萧三成了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散步、游玩,交流学习心得,评论诗文,畅谈时事,无话不谈。他们诚挚相待,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仙凡女神悠悠飞txt全集下载。仙凡女神悠悠飞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500/2524961.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