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仙凡女神悠悠飞 > 第838章 学习鲁迅《祝福》 三十六

第838章 学习鲁迅《祝福》 三十六


  第838章学习鲁迅《祝福》(三十六)

  学习鲁迅《祝福》

  作者:悠悠飞

  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祥林嫂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堂前时,她“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身体和精神是大不如前了。她泣不成声地向她的主人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悲惨的故事。

  祥林嫂也可能没估计到,她的故事居然有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她反复地讲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话讲了一遍,就不是新闻了。讲了两遍,就是重复,重复的东西也就没人喜欢听了。在那样的旧时代,人们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当祥林嫂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讲她的阿毛的故事时,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

  失魂落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由于四婶不要祥林嫂沾祭品,又由于镇上的人对她冷若冰霜,祥林嫂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正当祥林嫂在精神上走投无路的时候,鲁四老爷家里来了一个帮工的柳妈。柳妈是一个善心人。柳妈在和祥林嫂讲了一番“好心人”的话后,居然冒出了这么一段。听了柳妈这段话,祥林嫂“非常苦闷”,“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这个悲剧的可悲,就在于柳妈是以“好心人”的姿态来劝告祥林嫂解脱苦难的。而实际上是柳妈把祥林嫂往死路上用力地推了一把。柳妈认为祥林嫂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认为她有洗不清、赎不回的罪过。柳妈认为,要怎样才能抵罪呢?要让自己像土地庙的门槛一样,被千人踏,万人跨。

  林嫂用自己两年的工资捐了门槛,认为已经赎了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坦然”,心里平静,无顾虑的意思。她敢于“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但她的从土地庙那里得到的信心和希望,被四婶的一句话给扫光了!“祥林嫂,你放着吧!”

  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肉体上的折磨,把祥林嫂逼上了上街行乞这条绝路。她精神上无任何寄托,生活上无任何依靠,行为上无任何归宿。谁也可以管她,谁也可以不管她。她无衣无食,饥寒交迫。她可能还有一点点思维能力,因为她还没有死去。她欲活不能,想死不敢。她终于在河边上遇见了“我”。

  活又不能,死也不敢的祥林嫂

  “我”在河边上遇见了祥林嫂,认为在“鲁镇所见的人改变之大”,“可以说无河蚌抢亲(取材《祝福》中祥林嫂)

  过于她的了”。“头发已经全白”——从某种角度讲,头发是命运和年龄的标志。脸上“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黄中带黑”,完全是一副死相;连“悲哀的神色”也没有了,说明她已没有什么表情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轮,转的意思;间或,说明她的眼睛长时间是呆滞的。

  祥林嫂此时并没有死去,但她可能预感到自己即将会死去,在离开这个“把她往死里赶”的人间的前夕,她想到了魂灵,她想到了阴间,她想到了两个“死鬼的丈夫”,她想到了阿毛,她终于向“我”提出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难题:“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惨死雪地,横遭辱骂的祥林嫂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是被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绞死的。在鲁镇的一片欢庆的祝福的鞭炮声中,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饥寒交迫,心劳力瘁,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北风,吹乱了她全白的头发,雪花,掩埋了她瘦骨伶仃的尸体。祥林嫂劳动了半辈子。她为她的两个丈夫,为她的阿毛,也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任劳任怨,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她在鲁家做了多年雇工,整天地做,“彻夜的煮福礼”,“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祥林嫂的死,到底要归因于什么?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逼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

  但是,柳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收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淮剧《祥林嫂》中的鲁四老爷形象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就算没有鲁四老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是王四老爷逼死祥林嫂的。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

  但是,鲁四老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再有,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很重大原因。正是因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个罪过。还有,影片中演到,祥林嫂是在大雪中倒下的,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可以说她是死于饥饿或者是寒冷,因为这样说太过片面了。

  祥林嫂是因为穷死的,这样的说法更不为准确。我觉得真正让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第二方面就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这些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刺激当时人们麻木的心灵。

  我对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另有解说。政、族、夫三权实在对祥林嫂没有什么戕害。神权涉及迷信,对她的伤害倒是有的。不过,她的雇主鲁四爷、四婶不许她触摸祝福礼的器皿,情有可原。与其说他们迷信,不如说他们畏惧死亡。祥林嫂先后死了两个丈夫,儿子则被狼吃了,她沾了一身死亡的阴气,别人对她有难以挥去的心理阴影。一年再一年,在预备祝福礼时,祥林嫂正要拿酒杯、筷子,“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聪明”的人,大可批评祥林嫂:“你真是想不通啊!不过叫你不要碰祭祀的器皿罢了,四叔和四嫂没有不给你吃饭呀,没有扣减你的工资呀,你仍然是鲁家的佣工呀!”如用魔幻写实笔法,鲁迅还可以召来阿q说:“嘻嘻,祥林嫂,人家忙着你闲着,享清福啊!”善良、勤劳的祥林嫂不要“享清福”,而要参与祝福礼这个神圣的劳动。

  她要维护人的尊严,她要争取参与年终祝福盛宴的基本人权。然而,她捐了门槛赎了“罪”后,仍被鲁四爷、四婶视为不洁不祥的人,她争取不到这第五权———人权。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使她失神落魄,形体也差了。“受了炮烙似的”是《祝福》的高潮所在,震撼力接近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王刺瞎自己双目那一幕。祥林嫂从此“下滑”,离开鲁家,成为乞丐,后来“穷死”了。性格上执着地维护她的尊严,争取应有的人权,是她悲剧的致命性成因。[]

  温馨提示:

  在U小说阅读网发布,本站提供阅读,同时本站提供全文阅读和仙凡女神悠悠飞txt全集下载。仙凡女神悠悠飞在手机wap站同步更新,请使用手机访问m.阅读。


  (https://www.uxiaoshuo.cc/41/41500/2524864.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