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小说 > 从明末腾飞 > 第609章 不打不长记性

第609章 不打不长记性


  清化码头。

  郑家船队再一次来到。

  一艘小船驶向码头,船上站着两人,一名全身穿着华夏军海军军服的李力,还有另外一名是郑家的代表郑田。

  有了李力,这艘小船很容易进入了清化码头。

  郑田发现,哪怕郑家船队进入清化海面,造船厂还在乒乒乓乓的打造船只,根本就不受影响。

  李力乃是崔忠心的副手,这次回到清化也是向天波说明吕宋岛上局势。

  两人没有被带到天波府邸,而是直接来到海边军营。

  房间内,李力简单的把吕宋岛上发生的事情向天波禀明。

  “崔忠心不错!”

  “想不到郑芝龙在他小子手上吃了大亏!”

  “拿云飞一人换五千人?郑芝龙也太会做生意了吧?”

  天波也是乐得不行!想不到这个海盗犯了这么一个错误。

  “王爷,我家大人说了,有什么条件请王爷提出!”郑田边说边看天波的反映,心里面直打鼓。

  “先下去休息吧!”

  “王爷?“

  郑田被人带下休息了。

  现在的情况对华夏军有利,但要想用这五千人遏制郑芝龙?怕是不可能,但现在天波需要时间!

  随后在天波的授意下,这件事情由张参谋和郑田谈判。

  什么先释放云飞回到清化,还要见到人在继续谈?

  另外对这五千人更是提出千万两白银的要求,其实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已。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

  郑芝龙先是把大部份海船撤回夏门,然后派人把云飞接回到清化,这毕竟是谈判的首要条件。

  然后双方在赎金的金额一谈再谈。

  不知不觉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云飞一行人安然回到清化,郑芝龙这边也终于下了最后通牒,三日内给出答复,白银最多一百万两。

  东北这边发生的松山之战早就传到清化了,天波想不到皇太极哪怕被华夏军打成这样?对付明军怎么还是这么容易?

  清化海面。

  郑森已经到来。

  “父亲!“

  “大木!坐!“

  这两个月时间,郑芝龙很憔悴,也可以说是心累,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华夏王同意释放二叔了吗?“

  “我已经给出沐天波最后三天时间考虑!”

  本是最后警告,但从郑芝龙口中说出,感觉有气无力的感觉。

  “报!“

  “启禀大人,郑田已从清化归来!“

  郑芝龙对着传令兵挥挥手,话都懒得说了。

  “什么?沐天波冬季才能回到清化?“

  “啪啪!“

  “啪啪啪!“

  郑芝龙彻底愤怒了,把桌上所有瓷器都打碎了。

  郑森对着郑田挥挥手,示意先出去,然后走到郑芝龙身边说道:“父亲!华夏王这是为了拖延时间!

  请父亲大人先回厦门,此事交给儿子做主!“

  “大木!为父何尝不知了?“

  “但?“

  郑芝龙当然知道,但他没办法啊?

  “父亲!儿子愿上岸!“

  “不可!“

  “现在沐天波这个小人,要是把你这看押了?为父如何办?“郑芝龙可不想自己的儿子再一次被沐天波绑架了。

  “父亲?“

  郑芝龙对着郑森挥挥手,示意出去,他想静一静。

  “父亲!到现在为止,华夏军的战船可是没有出现在附近海域,要是他们突然回到清化?

  父亲的安危?“

  郑芝龙听到郑森话后,也是一惊,要是自己被俘,怕是整个郑家船队真得是要完了,但心里又不甘,问道:“那你二叔的事情?“

  “父亲!二叔在吕宋岛被俘!沐天波摆明是拖延时间,救二叔?只能靠我们自己!“

  “你的意思进攻吕宋岛?“

  郑森点点头。

  郑芝龙反复想了好久,觉得目前只有这个主意不错,总比天天在清化海面上好。

  随后父子两人商量,等到季风过后,在十月份发兵,一举攻下吕宋岛。对于崇祯的圣旨?郑芝龙反映很平淡。

  清化的海面再一次风平浪静。

  天波一直待在清化,什么冬季返回?全是借口而已。

  “全走了?“

  “是的王爷!“

  “你认为郑芝龙如何应对?“天波问到张参谋。

  “以郑芝龙的习性?怕是要报复!“

  “不管了,兵来将当,水来土掩!“

  现在安南沿海聚集了四个军的华夏兵,接近十万人,要是郑芝龙敢上岸来?怕也是讨不到好处。

  至于吕宋岛?

  只要坚持到王升带领船队回到清化?到那时吕宋岛上的华夏兵就会得到弹药的补充,在岸上?华夏军根本就不惧郑家兵。

  。。。。。。

  京城。

  一个多月前,松山战败的消息传入京城。

  崇祯得知后,更加惶恐,频频招集大臣商议对策,如何对抗清兵?

  在这一个月内?奏折上了无数封?但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崇祯认为没有几条。

  什么攘外先安内?

  强军?

  重视火器!

  “皇上!“

  王公公手上拿着一封奏折,慢慢走进书房,平常一直稳当的王公公,今天手却是抖的。

  崇祯也没有在意,打开一看,奏折直接从手上划落到桌面了。

  宁远已被清兵占领!

  这代表着清兵已经直接威胁到山海关了,大明阻挡清兵只剩下山海关了。

  崇祯整个人都靠在椅子上面,浑身无力。

  这还要从松山之战结束后说起,皇太极听到葡萄牙和荷兰两国拒绝和清国贸易,在范文程等人的建议下,认为还是先把山海关外的威胁消除。

  携大胜之威,围攻宁远城,最终诱降主将,一举拿下宁远城。

  至于火枪火炮的发展?范文程认为既然这条路已断?那就全力自我发展,反正当初宁完我不光购买火器,也从两国手上招集多名工匠。

  现在主要问题,是原材料的缺乏。

  所缺金银?大明攻不进去?那只有朝鲜喽!

  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人联系大明山西八大商,准备采购原材料,金银交给驻守在朝鲜的莽古尔泰负责。

  皇太极这边在整军备战,但崇祯了?

  现在他看重的洪承畴生死不明?现在连一个大将都已经派不出了。

  “诶!“

  崇祯越来越有心无力了,但越是这种时候?崇祯往往爆发惊人的毅力。

  “宣周阁老!”

  崇祯已经看明白了,人多有时候也不一定成事!

  周延儒当然知道皇上招他所为何事,其实收到宁远城被攻破的时候,他就在想办法,一路走一路想,就这样来到书房。

  “皇上!”

  “请起!”

  “赐座!”

  “谢皇上!”

  “阁老!松山之战,大败!宁远城被攻破!现在能阻挡清兵的,只有山海关了!现在山西,河南,农民军再一次反叛!

  如何克之?”

  周延儒想想这些问题都头疼,但现在在这个位置上面?想混过去?显然是不可能的,随即说道:“皇上!关外清兵,老臣以为可以放任之!”

  “放任?”显然这个答案让崇祯不爽。

  “皇上!攘外还需安内啊!老臣以为可以先出兵解决陕西和河南等地农民军。

  同时交好沐天波,等平定所有内乱,再携大明兵马出关外,联和华夏军一起出兵攻入东北。”

  本来什么外?内?崇祯都没有什么反应?但一说到沐天波,还要联和?这说明什么?这不是代表无能吗?这怎么能让崇祯受得了。

  这是赤裸裸在崇祯心口插了一刀啊!

  “阁老!沐天波之事休提!”

  周延儒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至于和华夏军一战?可以等到灭了清兵再说。当然他也想过联和皇太极?但只是想想?

  这要是告知崇祯?不管同意不同意?自己都要背负一个罪名了。

  “阁老!现在何人可以领兵安内?”这才是崇祯最为担心之事,看重的杨嗣昌被华夏军打败。洪承畴现在生死不明?

  感觉无人可用!

  “皇上,老臣以为杨嗣昌,孙传庭可以领兵!”这也是杨嗣昌早就想好的两人,这两人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点,大牢里关押着了。

  崇祯左思右想,好像现在还真没有比这两人适合的人领兵了,随即命人把两人释放出来。

  周延儒亲自来到大牢中,先是公公宣旨,两人磕谢。

  当两人从周延儒口中说出最近发生的大事件,就知道大明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了。

  书房内。

  两人对剿灭农民军还是信心满满的,但当提到银子的时候?崇祯犯难了!

  现在兵好招,但要有武器吧?要吃的吧?要有响银吧?最好来匹马什么的?什么都需要银子啊!

  桌面上摆满了奏折,都是崇祯要求各地府县对修路事宜的进度。

  修路的事情,其实崇祯知道,沐天波是侧面的帮了他一个大忙,特别是在灾情最严重的五省之地,那些受灾百姓可以凭人力得到粮食和生活用品,算是安定民心了。

  这也是崇祯得意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

  是他下的圣旨,受益的是大明百姓,他当然有理由高兴。

  当然也有大臣向他上奏折禀明沐天波修路是不安好心?川贵就是个例子,但崇祯很自负,他认为只要给他时间?沐天波算什么?

  米,小麦,布匹,肉,等等这些物资出现在奏折上面,让崇祯想到了办法,把这些物资用在明军上面不就可以了吗?

  随即直接命周延儒去督办此事,然后起身回宫,不等周延儒言语。

  当然崇祯也不是全部收剿,他特意命周延儒只需筹集大军所需物资即可,毕竟修路的事情是有利于大明的。

  农民军主要在陕西和河南两地,所以周延儒选择了山西,湖广,江苏三省,这三省都靠近陕西,河南,运输也方便。

  九月。

  正是清化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季节。

  福建那边已经传来消息,郑芝龙在整军备战,参谋处这边认为郑芝龙攻入吕宋岛的可能性较大。

  好在参谋处这边已经从齐龙岛派出船只,前往巴拉维亚等待南归的海军,回来直接前往齐龙岛,然后补充一切物资。

  最主要是是兵员,支持吕宋岛这一战。

  至于海战?目前天波认为还是不要暴露海军的实力,等到明年造船厂这百艘战船下海,那才是决战的时机。

  “王爷!”

  张参谋手上拿着译好的信件递给天波,这时阮东传递回来的,关于最近大明征收修路物资的急件。

  同时也有从京城传来的崇祯启用杨嗣昌和孙传庭的信件。

  “看来!这次崇祯选择安内?”天波看完后笑着说道。

  “王爷!这不是我们在支持大明攻打李自成那些人吗?”张参谋问道。

  “李自成等人还不是有我们在背后支持?”

  张参谋想想也是,但总觉得还是赔本买卖,问道:“王爷?难得就这样放任不管?”

  天波对着张参谋摇摇头,然后走到地图一侧,看着地图。

  本来计划是等到明年与郑芝龙的海上决战结果,最好是明年打败他,然后是两面出兵攻入东北。

  但现在看来,崇祯这边不省心啊!

  “张参谋,你说要是我们突然攻入湖广?崇祯会有什么反映?”天波觉得不能让崇祯这么肆无忌惮下去。

  出兵攻入湖广是为了震慑崇祯,也是为了一个人,左良玉这个后期拥兵自重的人。这家伙天波对他一点好感没有,所以这也是出兵湖广的原因。

  张参谋也在看着地图,只要华夏军攻入湖广,就是一把刀插入大明心脏位置啊!主意是不错,但张参谋想到另外一个问题。

  说道:“王爷,现在北方区被抽调两个军前往罗刹国,短期内回不了北方。南方区这边也抽调了两个军来到清化,守着海岸线。

  海军这边怕是也没有多余兵力。”

  张参谋说的这些天波知道,但天波觉得不敲打一下崇祯,还认为他是好欺负的了。

  “北方区抽调两个军,还有四个军足够守着北方了,皇太极接连打了两战?怕是也没有精力再战,北方无优。

  清化这边暂时就这样,足够应付郑芝龙的了!

  南方区还有六个军,加上北方区调来的两个军,就八个了,留下两个军,五万多人守着四川,不是为了防止农民军,而是大明从陕西杀进来。

  这样攻打湖广就可以有六个军了!足够了!”

  天波觉得不敲打下崇祯,怕是还会继续让他不省心。


  (https://www.uxiaoshuo.cc/284/284056/2026000.html)


1秒记住U小说:www.uxiaoshu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xiaoshuo.cc